时间:2024-11-05
罗少贤,潘月好
(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,广西 南宁 530031)
区域构造处于梧州~贺州区域大断裂南段之西侧,大桂山倒转背斜轴部,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小内冲组石英砂岩、粉砂质泥岩等。两翼为黄洞口组石英砂岩、粉砂岩、泥岩等。背斜轴走向呈北东东向(75°)。背斜长50km,宽8km。区域断裂构造发育,主要有梧州~贺街区域大断裂和大桂山~西峦顶断裂。
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组,次为下泥盆统莲花山组,与下伏地层(寒武系)呈角度不整合接触。岩浆岩只有在大桂山顶出露花岗斑岩,属古龙超单元南安单元(j2Na)。区域内金属矿产主要有金、银、钨、铅、锌等,非金属矿有水晶等。
区内出露寒武系小内冲组、黄洞口组、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。
(1)寒武系小内冲组(∈x2):矿区仅出露上段,下部为长石石英杂砂岩夹少量泥岩、粉砂岩;中部为泥岩、粉砂岩夹石英杂砂岩、长石石英杂砂岩或互层;上部为长石石英杂砂岩夹泥岩。
(2)寒武系黄洞口组(∈h):主要出露下段,底部为深灰色厚层含细砾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与小内冲组分界。黄洞口组下段可划分为三个岩性层,分别简述如下:
下段第一层(∈h1-1):该层厚约260m,下部有两套含砾层,其中第一套厚约20m,由含细砾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~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一泥岩构成一个往上变细的旋回。砾石大小约2mm,含量5~8%,往上含量减少。第二套含细砾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,厚约15m,砾石成分为石英、长石,大小2~4mm,含量10~30%,往上则为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夹泥岩,上部为深灰色长石石英杂砂岩、石英杂砂岩与泥岩互层。
下段第二层(∈h1-2):厚约350m,深灰~深绿灰色厚层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夹薄层泥岩及少量粉砂岩,发育平行层理。
下段第三层(∈h1-3):厚约210m,为一套复理石沉积,岩性为青灰一深灰色薄层泥岩、粉砂岩夹中一厚层深灰色长石石英杂砂岩、石英杂砂岩或互层。发育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。局部见少量纹层理。
黄洞口组上段(∈h2):出露于测区的西南角。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长石石英杂砂岩、薄层泥岩。发育平行层理。
(3)泥盆系莲花山组(D1l):出露于矿区南端,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。底部为底砾岩,上部为紫红色中细粒细砂岩。底砾岩:砾状结构,杂乱构造,由石英、泥质组成。大小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,多呈半滚圆状,分选性较差,属基底一孔隙胶结型。中细粒细砂岩:紫红色,具斜交层理,,中细粒结构,中厚层状构造。成分以石英为主,绢云母次之,少量砾石。
矿区处于大桂山复式背斜的核部,背斜向西倾伏,褶皱轴迹总体走向南西,呈不规则状起伏。背斜核部为小内冲组上段,翼部为黄洞口组下段,岩层倾角多大于50°,局部直立甚至倒转,次级褶皱极为发育,多数为闭合---倒转褶皱,发育同期挤压断裂或裂隙。
异常区断裂或裂隙极为发育,特别是异常区南部,发育不同走向的断裂,规模大小不一,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。断裂以北西向、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为主,规模相对较大,是主要的控矿构造。另外还有南北向、近东西向规模较小的断裂。
1.北西向断裂:区内北西向断裂发育,主要有F1、F2、F6、F7等。走向330°~340°之间,沿走向延伸较远,长度多大于lkm,是Au、Ag、Pb、Zn等矿的主要控矿构造。
2.北北东向断裂:该走向断裂也是区内主要金、银矿控矿构造之一。以F5为代表,走向北东15°~20°,倾向北西,倾角70°~80°,具强烈硅化和挤压破碎。挤压破碎带位于硅化带内,宽1.5~4.0m之间,挤压面光滑。破碎带两侧发育劈理和石英细脉,地层被挤压形成直立褶皱,指示破碎带为剪切作用形成。上述特征表明断裂具多期活动,识别出至少有两期,早期为张性,以硅化为主,晚期为压扭性,具韧性剪切特征。
3.北东向断裂:该走向断裂以硅化破碎为主,硅化带较小,具角砾岩化、硅化,切割、破坏北西向断裂的完整性[1-3]。
出露大桂山花岗斑岩株,位于工作区大桂顶一带,面积O.08km2。呈小岩株侵入寒武系黄洞口组,岩性为花岗斑岩。岩株内接触带有较多的角砾状捕虏体[4]。
矿带特征:矿区内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金矿、银矿、铅锌矿、钨矿等。主要沿断裂带分布。根据矿脉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走向划分为三个矿带。
1.I矿带:分布于矿区的东部,呈近南北向分布,脉宽1~1.5m,地表呈硅化破碎带出现,北段主要为金银矿,中段亦为金银铅锌矿,南段为英安斑岩脉及其旁侧硅化破碎带金矿脉。发现了竹冲~深蓬冲金银铅锌矿、西峦山金矿和大桂顶银金矿。
2.Ⅱ矿带:分布于矿区中部,呈北西或北北西向展布,北段为钨锌矿,南段主要为银金矿。本带有大桂顶钨锌矿和水泥沟金银矿。
3.Ⅲ矿带:分布于异常区西部,呈北西向展布,地表为一挤压破碎带,硅化较强,主要为金银矿。
地表工程揭露到金、银、铅锌、钨矿体共4处。分述如下:
1.西峦山金矿:处于北西向断裂带中(F5),有英安斑岩脉侵入,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上段第二层(∈x2-2)。
金体赋存于R断裂带及其旁侧的硅化蚀变带中。矿体倾向110°~120°,倾角40°~70°,真厚度0.68~2.00m,矿石品位Au 0.5~6.4×10-6,长度670m。
2.竹冲--深蓬冲金银铅锌矿:矿体产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,矿体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产状一致。矿体倾向230°~260°,倾角30°~55°,真厚度0.56~1.49m。控制矿体走向长700m,倾向上有560、540、520m中段控制,垂深约80m,在深部常被小断层错开。地表矿体品位Au 0.45~1.3×lO-6,Ag 28.5~910×l0-6,Pb 0.41~8.00×10-2。深部金品位一般在0.50~1.0×lO-6之间,
3.水泥沟金银矿:矿体产于主断裂旁侧次级挤压带中,挤压带即为矿体,倾向250°~270°,倾角40°~55°。真厚度1.29m,品位Au 0.42×10-6,Ag185×10-6,控制矿体长100m。
4.大桂顶钨锌矿
矿体为石英脉型钨锌矿脉,含矿石英脉呈群或雁行状平行产出。矿体真厚度0.21~0.56m,品位W0.114~3.013×10-2,Zn2.08~9.75×10-2。矿体倾向40°~70°,倾角20°~80°。
据1/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结果,矿区内圈定了Au、Ag、Cu、Pb、Zn、As共6个元素的组合异常3个。
矿区经过经前人地质工作及收集民采资料,圈定了化探异常,经地表工程揭露,发现了金、银、铅、钨矿体。
竹冲—深蓬冲金银铅矿体有一定的规模,深部已控制至520m中段,深部矿体有变好的趋势,证明该矿体在深部沿走向、倾向较稳定;深部仍继续往走向、倾向延伸,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。
西峦山金矿、水泥沟银矿、大桂项金银矿仅施工少量的浅部工程,对各矿点的矿化特征、规模尚未了解,对成矿规律未作系统的分析和研究。从目前掌握的地质资料,认为这些矿体规模虽小,但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厚度,有一定的找矿潜力,需进一步开展地质普查工作。
1/5万的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,矿区内圈定了3个Au、Ag、Cu、Pb、Zn、As综合异常,浓集中心明显,分带性较好,经过地质踏勘及工程揭露,证实工作区的铅锌异常均为矿(化)体所引起。因此可进行1/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,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,提高找矿效率。
致谢:本文在成文过程中,得到了广西第四地质队有关专家的热心指导和大力支持,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!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